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力發展向海經濟,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


從無到有,向海而興
2022年3月18日,在欽州港口岸,萬噸巨輪往來不絕。3月18日18時,裝載著19.42萬噸原油的“凱撒”號油輪安全平穩停靠欽州港30萬噸級油碼頭,這是自欽州港30萬噸級油碼頭投入使用以來靠泊的第9艘大型原油運載船。

2021年,北部灣港靠泊等級最高泊位-廣西欽州30萬噸級原油碼頭順利投運。在此之前,欽州港口岸最高靠泊等級的泊位也只有10萬噸級。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欽州港已由“萬噸小港”成長為“億噸大港”,2021年欽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67億噸,同比增長22.3%,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62.7萬標箱,同比增長17.1%,欽州港首次進入全球集裝箱港口百強榜單,跨入全國港口接卸能力第一方陣,實現了億噸大港的百年夢想。
黨中央提出廣西要建設千萬標箱現代化大港,把廣西打造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新戰略支點,賦予了廣西及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新的使命。回望十年奮斗路,從開港之初進出口業務的低位起步,到如今躍升為廣西第一大集裝箱口岸、西部陸海新通道核心樞紐港,欽州港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大向強的歷史性發展,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樞紐港和“橋頭堡”地位更加穩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也已經成為帶動廣西新的開放發展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戰略平臺。
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廣西發展“三大定位”,為廣西加快形成面向國內國際的開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根本方向。2015年之前,欽州港口岸進出口業務一直保持低位發展,2015年9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做出了北部灣港集裝箱航線歸集到欽州保稅港區、加快推進千萬標箱樞紐港建設的重大決策,欽州港海關監管進出口業務隨之快速增長。例如,2015年監管外貿集裝箱僅為4. 4萬標箱、報關單量6188份,到2021年分別增長到53. 5萬標箱、47976份,分別增長11. 2倍、6. 75倍。
從有到強,相伴而行
2020年8月4日,靠泊在欽州港大欖坪作業區5#泊位的“海豐峴港”輪開始進行裝箱作業,一個裝有26噸碾米機的40尺集裝箱被緩緩調入船艙,準備運往泰國曼谷。這是廣西口岸首次采用“抵港直裝”作業模式的集裝箱貨物。該集裝箱放行后從進入卡口到裝船結束,全程僅用時90分鐘,較之前壓縮中間物流環節12個小時左右。該批碾米機來自重慶,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抵達欽州港,該路線比之前河海聯運壓縮運輸時長約14天左右。在“抵港直裝”作業模式的加持之下,又將再次壓縮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貨物的物流成本。
在業務迅猛增長的背后,欽州港海關深入推進監管創新,率先在全區推行集裝箱貨物“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模式,實現了港口貨物在“船艙”和“工廠”間無縫銜接;率先在廣西完成“提前申報”和“兩步申報”改革,實現了無查驗貨物的“即到即放”;推動完成廣西北部灣港“智慧灣”項目建設,減去28個人工環節、34份紙質單證,平均減少作業時間21. 5小時;首創3個西部陸海新通道專窗和專用查驗臺,實行優先派單、優先查驗、專窗專用等,近三年均圓滿完成口岸整體通關時間壓縮1/3目標任務。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經欽州港口岸進出口總值達到575.6億元,同比增長43.6%。
中國欽州外輪代理有限公司是最早進入欽州港辦理進出口貨物代理業務的企業之一。“通關速度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2017年我們進口的貨物通關大概需要4到5天,現在貨物從靠岸到提離碼頭平均半天時間就能完成,極大節省了我們企業的時間成本。”公司物流部副經理劉彩鳳介紹道。
從強向優 共促發展
2017年9月2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在渝首發。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策源地和最早推動者之一,欽州港海關主動作為,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快速發展。2016年欽州港海關最早推動重慶貨物借道欽保口岸海鐵聯運直達新加坡項目,制定高效通關保障方案,確保了2017年5月12日首列試運行班列成功開往欽州港東站,同時也為9月份班列的常態化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自此欽州港開啟了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出海口的發展新篇章。
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李瑋介紹:“從重慶裝貨始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只需48小時即可到達欽州,再通過裝船經海運運抵達新加波等東盟國家,要比目前重慶經長江至上海再裝船運往新加坡縮短約20天運輸時間,極大提升了區域物流效率。”

2021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近年來,欽州港海關扎實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基礎建設落地落實,為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017年7月,欽州港海關全面落實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企業全通模式報關單幾秒即可放行,邁入“秒通關”時代;2018年完成關檢機構改革,口岸無紙化申報率達99. 9%,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率100%,監管服務效能加快提升;先后推動整車、水果、糧食、肉類和酒類等進口指定口岸順利建成,完成碼頭泊位開放34個,外貿航線32條;推動30萬噸級的航道建成,北部灣港靠泊等級最高泊位-廣西欽州30萬噸級原油碼頭順利投運,標志著欽州港跨入全國原油接卸能力最大港口的第一方陣;2021年推動欽州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欽州港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擁有了新的平臺和起點。
編輯:雷煦
來源:海關發布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