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北部灣外理智能理貨中心,廣西北部灣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對集裝箱自動驗殘系統、北部灣港智慧理貨平臺的各模塊、各子系統進行實施階段前最后的聯調測試,以檢驗各模塊的外部功能、接口,以及各模塊之間調用關系的正確性。該系統和平臺的建設,將加快推動北部灣外輪理貨智能理貨系統的迭代優化,助推欽州港智慧港口建設再提速。

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投入科研經費超千萬元,持續推進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原木智能理貨系統、理貨業務管理系統、理貨電子作業單證系統、智慧理貨平臺和集裝箱自動驗殘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建設,不斷改進理貨工藝,為欽州港智慧港口建設賦能。

基于AI的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的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于2021年年底投入使用,該系統結合5G及無線網橋應用技術,在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個港區實現在用岸橋覆蓋率超80%以上,其中在欽州港區覆蓋率超90%。通過這一系統,理貨員只需通過攝像頭、視頻監控和智能識別等網絡信息化手段,即可在理貨中心遠程完成理貨作業,實現理貨信息與裝卸作業同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精準率。
原木智能理貨系統則通過前端移動視頻采集設備,實時采集貨物裝車的原木數量信息,并傳至后臺管理系統,通過人工智能識別算法進行分析,準確算出原木數量,有效提升理貨效率,促進卸船速度的提高。
理貨電子作業單證系統于2022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實現全部集裝箱裝卸船理貨無紙化遠程簽證,遠距離、無接觸式的簽證方式,大幅提升了簽證工作的便利性。

集裝箱自動驗殘系統通過視頻分析技術對裝卸過程中集裝箱箱體情況進行視頻采集和算法分析,以保證全面掌握裝卸船集裝箱的箱損情況,避免人工檢驗的漏檢風險,加快集卡通車速度。該系統于2022年7月立項并實施建設,預計2023年底前完成建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促進該公司科研成果轉化,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局、產業服務中心就該公司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換應用申報“專精特新”進行上門指導,解決企業科技轉換問題;同時,片區產業服務中心聯合貿易與物流發展局協助該公司進行上規入統申報,為該公司進一步打響知名度,提高市場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營造良好條件。
據了解,廣西北部灣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國際、國內船舶的理貨專業化公司,經營北部灣港口岸理貨業務。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完成理貨業務量3350萬噸,同比增長15.23%,其中集裝箱理貨完成163.04萬標箱,同比增長29.87%。該公司于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被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評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截至目前,該公司申報并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5件,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被認定為“第三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桿引領重點示范項目”,并入選《2022金蜜蜂責任競爭力案例集》、中國—東盟(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名單,榮獲2022年度中國港口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等4項獎項。
來源: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